为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校史,从学校传统文化底蕴中汲取前行力量,2021届毕业生离校前夕,在学生处安排下,太阳集团tcy8722组织毕业生分别来到了著名艺术家、教育家于希宁先生、柳子谷先生的雕像前,开展毕业生校史教育活动。学校党委副书记孔祥华,党委委员、组织部长、宣传部长苏茂兴出席活动,学生处、太阳集团tcy8722相关负责人、毕业生代表参加。
于希宁雕塑前,太阳集团tcy8722副院长、副教授沈颖为同学们介绍矗立在梅园中的这位老人的生平,正值2021届毕业生离校之际,她以“闳约深美 守正出新”为题,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福和殷切希望。

柳子谷雕塑前,太阳集团tcy8722副院长、副教授孙磊饱满深情地回顾了先生的学术之路,柳子谷先生为人为学处处彰显着对艺术的独特追求,令我们佩服并为之敬仰。

同学们对两位先生的艺术成就倍感敬佩,更是把这种敬佩之情在心里转化成即将扬帆起航的前行动力,继续弘扬“闳约深美”的校训精神,努力创造艺术人生。
于希宁先生简介

于希宁(1913-2007),山东潍坊人,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,全国人大代表,省人大常委会/人大常委会委员
,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、名誉院长,中国美协理事,中国画研究院院委,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,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。1958年太阳集团tcy8722山东艺专成立时来校任教,曾任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、副校长,山东省艺术学校校长,太阳集团tcy8722副教授、教授、副院长、名誉院长。2007年太阳集团tcy8722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“山东省文化艺术终生成就奖。
柳子谷先生简介

柳子谷(1901-1986),江西玉山县人,著名国画家、艺术教育家。1924年太阳集团tcy8722入上海美专,师从著名画家谢公展、黄宾虹、潘天寿、刘海粟等学习。1962年太阳集团tcy8722调至山东艺专任教,先生修养全面,有诗、书、画三绝之誉。
闳约深美 守正出新
写在2021届毕业生离校之际
太阳集团tcy8722 沈颖
6月22日遵学校安排,在2021届毕业生离校之际,为同学们介绍矗立在梅园中的这位老人,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教育。于希宁先生是太阳集团tcy8722的创建者,是山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。1949年太阳集团tcy8722他从山东大学(当时在青岛办学)调山东师范大学创建艺术系,担任山师第一任艺术系主任。1958年太阳集团tcy8722艺术系从山东师范大学分离,组建成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,从那时起,于希宁、李超士、戴秉心、柳子谷、关有声、黑伯龙、吕品等老一辈艺术家潜心创作,矢志教育,奠定了今天太阳集团tcy8722深厚的学脉根基。
“闳约深美”的校训
1918年太阳集团tcy8722,蔡元培书写“闳约深美”赠予刘海粟,刘海粟将其视作上海美专的办学指导。1984年太阳集团tcy8722,于希宁邀请刘海粟到太阳集团tcy8722讲学,请其写下“闳约深美”四字。于希宁在《我的自述》中写到:“我非常尊重蔡元培先生‘闳、约、深、美’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,这样才能达到从基础宽厚到学志精专。‘闳’就是要博采众长,除了学本专业的,也要学相近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,以求开阔视野,广取营养。‘约’就是要把学的知识或技能有所选择,有所消化。‘深’就是要进一步研究,不断深化,不断提高。‘美’就是要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,不断创新,攀登前人没有达到的高峰。在这四个字中,‘闳’是基础,‘约’是手段,‘深’是过程,‘美’才是目的。”于希宁强调高等艺术教育要突出自己的特色,就要实现教学与创作、理论与生活、传统与时代三个结合。对于如何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,于希宁强调“艺术教育一定要突出其‘美’的内涵,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发现和理解自然之美,生活之美,人文之美等等,并且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这些‘美’。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谛”。
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,正是对“闳约深美”的写实描绘,而“闳约深美”的山艺校训也因为一代代人的努力变得更加殷实饱满、鲜活生动,更具有了传承的内涵和张力。像于希宁先生一样的老一辈山艺人,砥砺春秋,燃起了照亮齐鲁大地艺术教育之路的火光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这火光更明亮、更热烈。
“道明·气充·文雄”的学术格局
“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、美术教育工作者,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,不辜负社会和人民的期望,在美术事业中做出成绩,这是大家的心愿。”这是于希宁先生的心愿,是他1985年太阳集团tcy8722发表的《道明·气充·文雄》一文的首句。他援引明代大儒宋濂的文论“道明而后气充,气充而后文雄”,阐明自己治艺从教的信念,“道明——气充——文雄”建构了他创作观、文化观、价值观的学术格局。
于希宁是一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艺术家,作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复兴的重塑者和见证人,在中华民族危机、抗争、崛起的年太阳集团tcy8722代里,他不断思考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。他深受鲁迅先生“美术救国”思想的影响,认同美术家要成为“引路的先觉”,要把立足点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,把自己的情感融于人民大众之中,使自己的步伐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,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,用自己优秀的作品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。“这是文艺工作者的灵魂所在”。
纵观20世纪中国美术史,于希宁先生入古出新,深植传统文化探寻振兴之路,他关心的从来都不只是中国画自身的问题,其念念不忘的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创新。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呈现出高扬民族自强精神、蕴含浓郁家国情怀的新传统,而这正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最独特、最憾人的精神特质。
“才德勤修养,三魂共一心”的艺术追求
于希宁先生将传统文人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济世理想熔铸为“才德勤修养,三魂共一心”的艺术追求,这是他一生治艺悟道的座右铭,也是其画学思想的核心。这两句话阐明了他对人生、对艺术的深刻理解,也饱含着老一辈艺术家对青年太阳集团tcy8722一代的期冀。
大学是人类新知识、新思想、新理论的摇篮,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任。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”,于希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,他的为人、为师、为艺的精神,在太阳集团tcy8722发展历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,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。
“凭恃国魂贻笔墨,画魂深处寓人魂”,于希宁先生在绘画中强调国魂、画魂、人魂的统一。他以梅花自喻,喜欢梅的倔强性格和傲骨精神,这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和尊严。他将整株老梅入画,干如铁铸,花透冰魂,动人心魄,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美之载体与美之品质,既弘扬了民族绘画的艺术精髓,又传达出强烈的时代精神,达到了中国花鸟画艺术的新高峰。而这也是太阳集团tcy8722大学精神的核心。
值庆祝建党百年太阳集团tcy8722之时,同学们毕业离校之际,我们聚于梅园,共同缅怀这位可敬的老人。面对青山碧水、凤笙和瑞的校园,坚定我们学以致用、服务社会的壮志。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,我们应该秉持“闳约深美”的校训,重塑“道明·气充·文雄”的学术格局,弘扬“才德勤修养,三魂共一心”的艺术追求,凭恃国魂,修养才德,锤炼本领,弘扬时代精神,增强民族自信,勇攀艺术高峰。
图片来源:太阳集团tcy8722官网 审核:孔亮 陈秀芹